全世界都从俄乌冲突的战场上吸取了宝贵经验,那就是无人化作战已是大势所趋,然而一直将中国视作假想敌的五角大楼,近期却可能发现自己的一个致命弱点,那就是如果同中国爆发冲突,自己根本就打不起无人机战争。是什么让财大气粗的美国人“哭穷”了呢?
之前,美军驻印太司令帕帕罗曾声称要针对解放军打造一套“地狱景观”的战术,使用成千上万架的无人机或无人舰艇对解放军行动进行干涉。然而,现在致命软肋若暴露,帕帕罗怕是真的没信心能继续同解放军作战,这是一套美军根本消耗不起的战术,那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了呢?五角大楼是否有能力去纠正呢?
中美无人机性价比
无人机从初步应用在战场,再到如今成为现代化战场上的消耗品,不过几十年的时间,尤其是在俄乌冲突中,无人机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。据媒体报道称,乌克兰在2024年初时曾推出一项计划,在我国大疆Mavic-3的基础上研发新款无人机,并进行批量生产。如果每月可产出5000架无人机,则极大程度满足了前线部队的需求。
Mavic-3无人机的售价在国内不到2000美元,可能在海外市场叠加关税因素会飙升到3000美元左右,这已经是乌军能承受的极限了。多数乌军部队所生产、使用的第一视角无人机,单价不足500美元,甚至不需要严格的流水线,集齐零部件就可以自己在家进行生产。
乌克兰在打一场紧衣缩食的战争,可对比美军所使用的无人机呢?美国海军陆战队所使用的Rogue-1售价为9.4万美元,即便是廉价被嫌弃上不了桌的Bolt-M也要上万美元。对比美国陆军所使用的一部分售价在2万-4万美元不等的无人机,就更显奢侈,因为他们更换得十分频繁。
3000美元VS20000美元,这是在基本性能相同的情况下,而美军所配备的无人机可能在某些军用方面更加精密,但细微差距是17000美元弥补不了的吗?
当然,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美军与乌军根本需求不同,毕竟美军不需要每年生产数百万架无人机去保卫领土。一旦有现实需求,美国有能力将价格要低些,但也绝对无法同中国相提并论,毕竟让“美国再次伟大”的特朗普,就是希望美国能快速恢复工业生产,尤其是无人机等高端制造领域。
五角大楼的纸醉金迷
美军是否知道自家产品华而不实,溢价虚高呢?但凡是上过网,简单看过两眼的人,心里都会有个大概,可问题就出在没人指出这点,任由这条产业链上上下下的官员贪腐。
在一份被公开披露的预算清单显示,一个在便利店售价仅为9美元的锤子,在五角大楼的预算单上就要48美元。更别提还有什么上千美元的马克杯、十万美元的办公椅等等,但这些都还不是五角大楼贪的大头。
五角大楼真正花钱的地方就在武器装备,而且主要集中在苏联解体后,中国尚未崛起的这一阶段。缺乏假想敌的存在,美军便肆意发挥想象空间,虽然一些驱逐舰、隐轰是走在了世界前列,但并没有做到真正的技术断代,有点像是面子工程。
即便是已经成为中坚战力的F-35,也处处被人诟病,马斯克就表示有1亿美元的资金去采购喷气式战机,还不如去研发廉价可消耗的无人机。
马斯克的建议未必会被采纳,因为五角大楼的每项军工体系都是一条油水十足的产业链,F-35有F-35的忠实拥护者,无人机也有自己的既得利益群体,而且大家这两年都因为俄乌冲突赚得盆满钵满,基本上没什么分蛋糕的动力。
值得一提的是,美国军方频繁拿中国做“假想敌”,以此来向国会讨要更多的预算,最后中饱私囊进自己与军火商的钱包里。我们不说要分一杯羹,至少也得听见个钢镚声吧,不知道特朗普上台后,能否在军火商的生意中横插一脚,让我们也看看五角大楼究竟拿涉华议题赚了多少钱。
打不起的无人战
回到帕帕罗所说的“地狱景观”战术上,很难令人不怀疑,他是不是拿了无人机厂商的回扣,成千上万的无人机,每个就按一万美元计算,那也是千万美元的生意啊。
美军宁愿游说国会多批些预算,也不会要求制造商降价,除了贪污等因素外,最根本的原因是确实降不下来。美国工业底子是被掏空的,看似在高端品牌上离不开美国,是因为对方掌握了核心技术的专利权,关键零部件都在本土生产,因此能获得较高溢价利润与最终定价权。
和平时期,这种做法固然没什么问题,可一旦冲突爆发,弊端就显现了。对方可以拿一个感光系统并不完美的火炮上战场,但美军能拿一个感光零件上场吗?这就是个例子,但美国工业确实无法快速投入到战争状态,在新型的无人机领域更是如此。
中国是无人机大国,这不仅仅体现在我们对无人机运用的成熟上,更是我们对无人机上下游产供链的把控与覆盖是十分到位的。可拜登政府过去4年对中国无人机产业进行疯狂制裁,导致美国一部分厂商绕道东盟购买,提升了成本造价。
如今特朗普要打更狠的关税战,美军想要造更多的无人机,怕是要拿出更多的银子。这下,史密斯专员又要吃干抹净了,但问题上这种恶性循环还能持续多久?特朗普任命的海格赛斯是一位没有任何五角大楼人脉的防长,他能否在军队内大刀阔斧地实行改革值得关注。
可不管这笔账怎么算,有一部分人的利益是不能触碰的,而他们的利益往往就决定了美国系统的运转。特朗普主导下的美国,要如何身体拖着顽疾与中国竞争,我们拭目以待。
信源:经济学人|中国制造的无人机3000美元,美国的20000美元,这还怎么玩?南华早报|夺取无人空中优势,中国和美国的无人机战略哪里不同?
